关于《合肥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(草案)》
的说明
——2024年2月28日在合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
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
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项红星
合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:
受市政府委托,现将《合肥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(草案)》〔以下简称《条例(草案)》〕作如下说明:
一、立法必要性
一是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。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。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四年强调“要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”。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点区域,及高端装备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新产业、未来产业,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,需要通过立法形式加强保护,优化配置创新要素,激励原始创新。
二是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的需要。目前,合肥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正在稳健的推进之中,走在了全国前列。示范区建设城市要求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,完善区域内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和规章,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。”因此,有必要制定《条例》,巩固富有成效的建设经验,为进一步推进示范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。
三是解决知识产权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需要。我市相继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,知识产权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,与此同时,还存在行政职能部门优化,保护体系完善,创新水平提升,转化利用能力强化,信息共享平台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等方面的问题,都需要通过地方立法,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提供法治支撑。
二、立法过程
本次立法工作得到市人大常委会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。2023年7月,成立以市人大常委会、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双组长的立法领导小组,统筹推进立法工作。领导小组下设起草小组,具体负责立法调研、起草等工作。
根据立法方案安排,市市场监管局负责法规起草工作。为做好这项工作,2023年7月,在立法前期调研基础上,汇编立法参考资料,深入学习,研读借鉴。8月完成《条例》初稿。9月征求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,企事业单位、高等院校及专家学者意见建议,数易其稿,形成《条例(草案讨论稿)》。10月报送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、财经工委初步审查,充分吸纳修改意见,形成《条例(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)》。11月,在市市场监管局5845威尼斯达人官网发布征求意见公告,向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、县级市场监管局发送征求意见函,召开座谈会,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,修改形成《条例(草案送审稿)》。2024年1月,市市场监管局局党组会通过后,报市政府批转市司法局开展立法审查。同月,市司法局公开征求意见,组织专家研讨修改,形成《条例(草案)》,提请市政府常务会审议。2月4日,市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,并形成议案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。
三、主要内容
《条例(草案)》共五章四十九条,包含知识产权保护、创造与运用、管理与服务等内容。
(一)明确职责分工。一是规定政府加强领导,将知识产权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,设立联席会议制度,落实属地保护责任。二是明确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,负责组织、协调知识产权相关工作。三是明确农业农村、林园等部门具体职责。
(二)突出知识产权保护。一是强化行政保护,完善制度体系建设,聚焦科技创新优势。二是强化协同保护,完善多元化解、高效衔接机制。三是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建设,优化快速确权、维权机制。
(三)激励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。一是促进原始创新、关键核心技术等专利挖掘和布局,鼓励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等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,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。二是建立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机制,探索建立全国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。三是鼓励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模式,推广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知识产权。
(四)优化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。一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资金保障。二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,实现基础信息开放共享。三是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管理,完善管理体系和发展评价体系,引导知识产权服务高端化发展。
四、亮点特色
一是聚焦重点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提升。围绕合肥市“芯屏汽合、集终生智”重点产业链,聚焦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、科大硅谷、自贸试验区等重点建设,激励原始创新,培育高质量、高价值知识产权,优化服务体系,推动社会多元参与,助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。如第九、十六、二十二、二十四、三十条等。
二是保护与促进并重赋能高质量发展。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,加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,打造知识产权数据信息前置保护体系,建立纠纷处理机制。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新与运用水平,推动原始创新、关键核心等专利挖掘与布局,优化知识产权金融、税收服务,推动知识产权多元转化实施,促进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等。如第十、二十三、三十五、三十六、三十七、三十九条等。
三是深化协同保护推动科创名城建设。集聚经费支持、激励制度、公共服务、转移转化政策、人才培养、多元纠纷化解等知识产权发展全要素。探索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体化发展,强化跨区域协同保护,推动国内国际合作与交流。如第十三、十七、十九、三十一条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