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
7月12日,合肥市人大常委会“庐州环保世纪行”活动来到巢湖岸边,聚焦巢湖综合治理工作。近日,央广网、人民日报社•人民数字、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、合肥日报、合肥在线等,以《久久为功打造最好名片 巢湖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》为题,对此次活动进行报道。
“庐州环保世纪行”活动是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大胆探索创新的一种监督模式,已连续举办19年。通过开展集中宣传采访活动,增强全社会关注、引导大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。
今年1~6月巢湖全湖平均水质好转为ⅲ类;2021年、2022年,巢湖连续两年未发生重度水华,今年以来未发生明显水华;环巢湖有记录植物562种,10年增加351种……7月12日,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“庐州环保世纪行”活动,主题为“助力巢湖综合治理 把巢湖打造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”。
近年来,我市坚持不搞大开发、共抓大保护,系统实施碧水、安澜、生态修复、绿色发展、富民共享“五大工程”和点源、线源、面源、内源“四源同治”,大力推进巢湖治理、保护与修复,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巢湖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。
“这两年都闻不到蓝藻味”
盛夏,八百里巢湖,烟波浩渺,鸟鸣长空,一派勃勃生机。
“巢湖水质越来越好了,这两年都闻不到蓝藻味。我们住在附近,晚上没事,都会到沿线湿地公园转转。”市民杨女士说。
类似这样的评价,市人大代表孟凡周时常听到,内心充满自豪。
“这份成果的取得,我们也有参与!”正在岸上草原附近2号深井控藻平台值守的孟凡周说。年过花甲的孟凡周,曾是一位渔民。2015年起,他投身巢湖蓝藻防控工作,见证、助力巢湖水质日益向好。
市人大代表孟凡周已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“治藻人”
每年蓝藻防控季,他每天沿着巢湖岸线巡查,同时操作深井平台及时处理蓝藻,防止聚集发臭。“你们现在看到的深井平台深达70多米,每天可以处理近10万立方米藻水,让我们一线治藻人如虎添翼。”俯视着深井,孟凡周感叹说。
让孟凡周高兴的是,随着巢湖水质的改善,他们的工作量相比以前大大减轻。“我们是今年5月1日上岗的,到现在没有发生大面积的蓝藻。入湖河流的水质在改善,巢湖水质也跟着变好了,蓝藻自然少了!”孟凡周说。
“2021年、2022年,巢湖连续两年未发生重度水华,今年以来未发生明显水华,连续几年实现夏天无蓝藻异味,市民持续看到变化、闻到变化。”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日净化40万立方米南淝河水
夏日的十八联圩湿地,水丰草美,林水交融,鸟集鳞萃,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。
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
2022年7月底,随着十八联圩湿地三期工程完成,投资近60亿元的100平方公里环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。如今,十大湿地犹如一条翡翠项链镶嵌在巢湖之滨,发挥着净化水质和生物多样性恢复等功能。
“十八联圩湿地由田、湖、泽、林、文等功能区组成,通过采用多项生态核心技术,因地制宜恢复近自然湿地,致力构建‘巢湖之肾、洪水之库、百鸟之巢’。”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政介绍,十八联圩湿地是南淝河入巢湖前重要的旁路净化系统,可有效减轻南淝河污染负荷,降低巢湖氮磷污染。
时下,南淝河连接十八联圩涵闸24小时打开,每天有40万立方米的河水流进湿地净化。“湿地削减河水氨氮、总磷30%以上,排入巢湖的水质在ⅲ类以上,对提升巢湖水质发挥着重要作用。”李家政介绍,湿地生物多样性日渐恢复,其中鸟类达117种,比2018年本底调查多了53种。
湿地建成后,需要综合保护、管护,形成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。“我们通过引进专业人才,常态化开展运维。同时认真贯彻落实《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的决定》等,对破坏湿地生态的行为,及时发现制止。今年以来,已劝阻钓鱼上千人次、野炊上百人次。我们还加强宣传,营造人人爱护湿地的良好氛围。”李家政说。
此外,2022年9月,作为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,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开工建设,总体工程将于2024年完工。
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设计蓄洪库容1.09亿立方米,治理生态湿地面积13.6平方公里,建成后将充分发挥生态湿地的行蓄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,届时整个湿地的日净化水量将达到60万立方米。
国考断面达标比例100%
近年来,合肥牢记嘱托,久久为功,全力打造最好名片。
突出工程治理,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。我市接续实施巢湖综合治理工程,累计投入超400亿元。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7座,总处理规模335万吨/日,比10年前增加了180万吨/日;建成巢湖流域乡镇污水处理厂41个,全市84个乡镇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;铺设城区污水管网3350公里。
坚持系统施治,加快流域生态建设。我市加快废弃矿山修复,完成治理矿山420座、修复面积3.5万亩。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,建立绿色种养循环示范区30万亩,全面推进巢湖一级保护区内12万亩土地绿色生产,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“零增长”。
强化长效机制,建立保障有力政策体系。从2013年开始,我市设立环巢湖项目专项资金,专项用于巢湖综合治理,累计归集资金450亿元。强化科技支撑,成立巢湖综合治理专家咨询委员会,组建巢湖研究院,构建“数字巢湖”平台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,创新实行跨界河流联席会议制度,全市实现河湖长全覆盖。
……
经过持续的实践探索,巢湖综合治理正在实现从“九龙治水”向“合力治水”转变、从“一湖之治”向“流域治理”转变、从“污染防治”向“生态修复”转变、从“远距观湖”向“可进亲湖”转变,环境质量持续好转、稳中向好。
市民在巢湖岸边享受傍晚的美好时光
数据显示,巢湖全湖平均水质由2015年ⅴ类提升到ⅳ类,今年1~6月好转为ⅲ类。国考断面达标比例由2012年的27.3%提高到2022年的100%,优良率由2016年的60%提升至2022年的82%,原劣ⅴ类河流南淝河、派河、十五里河、双桥河水质分别改善至ⅳ类、ⅲ类、ⅲ类、ⅱ类。巢湖平均每年通过裕溪河流入长江近40亿立方米,出湖入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。
目前,环巢湖有记录植物562种,10年增加351种;鸟类381种,仅去年以来就新发现14种。
合肥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的苍鹭
“巢湖水质实现历史性好转,生态系统性改善。”巢湖研究院副院长唐晓先感言。
延伸阅读
用法治力量擦亮“巢湖名片”
“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也是幸福。”近年来,合肥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坚持立法先行,依法监督,发挥代表作用,在巢湖综合治理中扛起人大使命,为打造巢湖这张合肥最好名片作出人大贡献。
良法是善治的前提。2019年11月,合肥市人大常委会首开保护湿地立法先河,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的决定,为环巢湖湿地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。该举措被评为“2019年度安徽十大法治事件”。
治湖先治水、治水先治河。制定《合肥市河道管理条例》,推动巢湖流域协同治水,守护“城市水脉”;修改《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》,规范排污行为,保障入湖河流水质,促进巢湖水环境改善;出台《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》《合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,发挥立法价值导向作用,引导公民崇德向善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……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一件件地方性法规,聚焦源头治理,规范环保行为,加强刚性约束,为巢湖综合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力量。
发挥人大监督职能,助力巢湖综合治理。合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持续开展执法检查、专题询问、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多种方式强化监督,持续推动巢湖综合治理,促进巢湖水质改善。2023年,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将检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》及《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的决定》等实施情况。
此外,近年来合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“人大代表在行动”主题实践活动,500多名市人大代表以小组为单位,围绕巢湖综合治理等主题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,形成“关于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开展情况”“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”“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当地农民增收产业升级的互促作用”等调研报告,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,为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有益参考。